汪洋中的一条船——记博爱基金会奖学金评审会
时间: 2015-11-24 来源:
2015年11月18日下午,在能动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协助下,由华北电力大学博爱基金会举办的奖学金评审会在主楼F408如期举行。主任赵泓博(本科生团委学生会主席),副主任周英(本科生团委学生会副主席),以及博爱基金会各个委员会的成员(大二大三的生活委员)参加了此次会议。主持人为博爱基金会秘书长侯静学姐(本科生团委学生会生活部部长)。博爱奖学金的评选流程是:个人先提交申请表,由基金会工作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筛选审核,之后博爱基金会管理委员会会评议出最终的结果。本次会议的参评人共有十一位,他们都在社会工作或者学习方面有着过人之处,但却因为家庭的贫困而在为生活发愁。本次奖学金旨在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让他们得以专心完成学业。
下午12:30分,审核会议正式开始。首先是申请奖学金的个人进行三分钟的自我介绍,包括家庭情况、经济来源、社会工作等方面,并说明原因。然后由基金会成员对参选同学进行自由提问。
在自我介绍环节中,同学们依次讲述了自己真实感人的故事。而其中有一位同学的自述让我们久久不能平息。父母双双重伤,没有劳动能力,在家休养,哥哥也还在上大学。大三的他独立而坚强,靠着生源地贷款和做兼职挣出了学费和生活费,负担起自己独身在北京的全部费用,并且能够补贴家用,丝毫不用远方的父母担心。参评学业优秀奖学金的他学习异常刻苦,不仅大一综合测评名列前茅,而且还接连在大二大三两年内获得了学校的奖学金。勤奋,踏实的他坚信:“梦想虽远,终有实现的一天。”
思想驰骋在天空中,身影盘旋在校园里。实践踏遍北京,跬步攀登学海。这是参评社会工作奖学金的苏同学的真实写照。在华电的两年里,他积极参加学校社会工作,凭借大二对团体建设的出色表现,在大三成功当选某社团会长,并获得多个奖项,用不屈的行动渲染着执着。目前他正在积极筹集资源,着手打造华电第一个面向后勤人员子女的公益组织。活跃在校园里,并热心公益的他,却有着极度贫困的家庭、常年服药的父母、在县城上高三开销很大的妹妹……经济的重负是他的一大块心病。但充满男子汉气概的他选择用自己的肩膀来承担所有的压力。他在课余时间兼职做家教,送快递……用行动秉承着华电“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的校训,将希望、乐观、坚强贯穿人生。
张同学在讲述他的故事的时候一脸轻松,但这也许是他不知道用了多长时间才纾解了自己心结的结果吧。他在此次博爱奖学金计划中申请的是学业优秀奖学金。张同学在读中学时,家庭遭遇重大变故,父亲去了遥远的外地打工,母亲带着他寄住到了自己也很贫困并且患有残疾的舅舅家。但他并没有消沉,而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到了华北电力大学,又凭借优异的成绩在大学中拿到了二等奖学金。每个月400块生活费的他依旧乐观。“困难选择了我,而我选择了坚强。”张同学如是说。
十一位同学的故事,每一个都像一块石头砸进心里。家境优越的同学不曾体会到四处打工,漂泊无依的苦楚;父母健康的同学不曾感受到挂念远方家人是否顺利,是否安康的忧愁。虽浮生若梦,冷暖自知,但博爱基金会和同学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博爱基金会的初衷就像是汪洋中的一条船,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就算狂风呼啸着席卷海面,天空的黑暗无边无际叫嚣着要把你吞噬,但博爱会是你最温暖的依靠,是你最坚强的后盾。这条坚固的船会给你信心,载着你乘风破浪,教你相信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穿破黑暗便是黎明。
秉承着“博济济众 爱人爱己 有你有我有博爱”的理念的博爱基金会,会帮助更多的有困难的同学,解决经济上的难题,使他们得到更好的成长环境。同时,爱与关怀总是相互的,博爱基金会希望同学们在接受了基金会资助之后,也将爱心传递下去,对学校、社会都多添一份关怀,多增一些友爱。
博爱基金会会在这11位候选人中公平、公正地评选出最终获得奖学金的同学,评选结果将在官方微信平台进行公示。希望受助的同学们能够好好地利用这份奖学金,努力学习,认真生活,做一个有思想,有态度的大学生,成为学院中同学的表率。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团委学生会新闻中心采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