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学院慰问将赴南疆工作的韦龙同学

        根据《2015年新疆招录内地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南疆乡镇工作实施方案》(新党组通字[2015]24号)精神,可再生能源学院接到相关任务安排后,秉持高度政治责任感积极落实,从学生到家长,从个人到大局,从思想到行动逐一开展工作。经过个人申请、学校推荐、工作组面试和审查、体检等程序,学院水文1101班韦龙同学顺利通过新疆招录内地高校优秀毕业生担任公务员的选拔,将于不久赶赴南疆工作。

        毕业典礼上,吴志功书记和刘吉臻校长对包含韦龙在内的两名赴南疆工作同学颁发了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证书,吴志功书记宣读通报表扬决定。随后,校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王韶华老师代表党委组织部和张天兴部长与韦龙同学进行谈话,肯定并鼓励韦龙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西部、投身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2015年6月30日,可再生能源学院在主B603召开了欢送韦龙同学的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刘永前鼓励韦龙说:“当地乡镇工作可能会比较辛苦,但是一定要不怕困难克服困难,深入了解风俗习惯,主动学习包括语言在内的民族各类基本知识,另外还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随后他回忆了让人十分难忘的经历,那是他年轻时在太行山某山村支教时的亲身经历:支教的地方条件很艰苦,有时吃水都是件困难的事,一起教学的一位乡村教师,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夏天这位乡村教师白天教学晚上浇地干活,把一生献给了基层献给了教育。韦龙表示这位乡村教师让他十分感动,“现在的环境和当年的根本就是天壤之别,如果畏首畏尾,那就太懦弱了。”

        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利老师说到:“要扎实工作,工作中发挥专业优势,在技术升级和社会实践方面可以与学院加强交流,互相促进,学院就是你的大本营,跟学院相关老师们可以经常联系,经常交流。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学院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杨永海老师按照党委学工部的要求为两名赴南疆学生安排住宿,统一等待北京市委组织部和市教委的统筹安排,并应韦龙嘱托赠送两幅书法作品——“自强不息”、“水利万物”,勉励其刻苦奋斗、品行兼修、不负重托。

        韦龙谈到:“感谢学校、学院的关心和帮助,我一定不会辜负母校的期望。到南疆工作确实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以前对南疆的认识仅仅是网上的新闻,别人口中的描述,自己却从未去过南疆。传说南疆工作很辛苦,但是我觉得‘恰同学少年’,在人生中最精彩的时间中,我们应该做些对自己人生、国家、民族更有意义的事情,到边疆去锻炼,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建设结合在一起,才能使个人的理想更加有意义,同时,如果更多的人能够这么做,那么祖国的发展也更将朝气蓬勃。”

        关于未来,韦龙列了两个计划:“短期计划是尽快熟悉各种情况,主动适应工作环境。长期计划是第一是好好工作,努力提升自己,这也是在基层锻炼的主要目的;第二是继续学习,对自己专业和各类知识的汲取也不能放弃,书到用时方恨少,所以不停地学习是必须的。”

        祝愿韦龙同学今后工作顺利,生活幸福平安。常回家看看,回可再生看看。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