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生挺进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半决赛
时间: 2014-11-29 来源:
2014年11月16日,由马麟、韩枫、马铁、杨涛、丁长新等五位队员组成的参赛队伍赴清华大学参加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半决赛。此次半决赛由通过初赛选拔的前12所高校的代表队参加,强手如林,我校队员积极应战。
本次竞赛的主题为“观乎人文,化成天下”。考察内容主要包括文史哲的基础知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必要的艺术修养、科学史与自然科学常识、北京历史文化常识等。半决赛分为上下午两场。上午为笔试,仍与初赛形式相同,为闭卷考试,五个人合作完成。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考试,选手们走出考场,纷纷表示题目范围涉及广泛,人文知识内容繁多,难度偏大,考察个人的思辩能力,果然是人文知识的大比拼。
经过短暂的休息,下午14时,比赛在清华大学的模拟法庭紧锣密鼓地开始了。12支参赛队伍被分为两大组进行比拼。下午的比赛形式颇为创新,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自我介绍与才艺展示、古诗评讲、经典策问、人文演绎剧本解说。
首先,第一环节中我校代表队着正装精神抖擞的上台进行了自我介绍,随后丁长新同学小提琴独奏了《十五的月亮》,琴声婉转动听,赢得了评委的赞赏。其他各代表队也纷纷展示了自己的特色,中央民族大学还别出心裁地采用了快板的方式进行自我介绍。
在古诗评讲环节中,由来自北京大学的教授对参赛队上午笔试中所作的诗歌进行点评。由于我校队员在古诗的平仄押韵发面出现了较大失误,所以该环节我们的得分不佳,但教授对我们指出的修改意见十分受用,有助于队员在将来的创作中改进。
第三环节是将六支队伍分为三组,两两进行辩论,我校代表队派出了马麟、马铁、韩枫三位同学上场。我校代表队抽到的辩题是“义出于利?义重于利?”,并代表正方,支持“义重于利”的观点,与国际关系学院代表队展开了激烈的论辩。双方各抒己见,纷纷举出例证,你一言我一语,打得十分精彩,自由辩的过程中更是赢得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从中看出队员们都是知识储备十分丰富,应变能力相当不错。
最精彩的环节是第四环节——人文演绎剧本解说,我校代表队的作品是《戊戌风云》,马铁同学激情昂扬的解说剧本,让评委和观众更好的理解了剧本内容的主题,评委老师认为剧本不错,但也指出了其演绎部分还是不够新颖独特,这给了队员们很好的修改方向。
随着各个队伍人文演绎剧本的展示结束,一年一度的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半决赛也进入了尾声。本次半决赛我校参赛选手们的表现可圈可点,代表了华北电力大学的人文素养,希望他们能在半决赛中取得好成绩,勇往直前!
文/曾怡凡 图/曾怡凡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