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看天看世界,露齿辩天辩人生——记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第十一届“智星杯“新生辩论赛

    群雄舌战展雄风,针锋相对辩天下。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同学们的应变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11月16日晚7点,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第十一届“智星杯”新生辩论赛在科学会堂拉开帷幕。本次比赛邀请到的嘉宾有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12级辅导员宁子森老师、能动团总支学生会秘书长崔丹老师、学生会主席李昊和团总支副书记范立新等。本次比赛包括两场比赛,第一场为明星赛,第二场为决赛,两场比赛的主持人分别为陈奕姿和孟凯鑫。

    “挖墙脚能否挖到真爱”是第一场比赛——明星赛的辩题。首先是辩论双方进行自我介绍,正方号称“挖掘机代表队”,言辞通俗幽默;而作为“墙角护卫队”的反方则充满理性色彩。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比赛进入开篇立论环节,正方一辩引经据典,巧妙地将爱情与物理学、化学、数学等学科相联系,还以金庸笔下的赵敏为例。其灵活的思维和缜密的逻辑推理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然后反方二辩以“真爱到底是什么”、“怎样检验两个人的感情”等进行询问,问题犀利,让对方难以回答。对辩过程中,双方都多次以影视剧中的爱情事例作为依据,巧妙分析。现场气氛迅速升温,达到白热化阶段,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绝妙的视觉盛宴。最后在双方四辩的总结陈词中,第一场明星赛落下了帷幕。校辩论队队长胡楚云对整场比赛进行点评,双方实力强劲,难分伯仲。

    带着焦急又期待的心情,大家开始观看接下来的第二场比赛——决赛。相对于之前的明星赛,决赛的氛围明显凝重了不少。决赛围绕着“治理大气污染重在改变生活方式还是生产方式”这个辩题展开辩论。

    正方的观点是:治理大气污染重在改变生活方式,而反方则认为应该改变生产方式。在对辩的整个过程中,正方以“地球一小时”“塑料袋的使用”为例,具体做出阐释,以人们的道德观、衣食住行为切入点,层层剖析,措辞精辟,充分展示了辩论者的应变口才;反方也不甘示弱,巧妙分析辩题,旗帜鲜明地提出本方观点和理论依据,有力反驳,短兵相见,与队友默契配合,针对对方逻辑上的漏洞逐一回击。短暂的时间里,辩手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却又不失风度,侃侃而谈,整个过程表现出的沉着冷静与镇定从容,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结果公布之前,由先前校辩论队副队长李源非对本场比赛进行点评。他肯定了双方辩手的卓越才能,也指出了大家的不足,并建议辩手应将观点尽量说透,在结辩时要与观众有心灵的交流。宁子森老师则对辩手们的口才和勇气进行表扬,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杜绝紧张情绪,做到有始有终。最终,反方二辩以其非凡的辩论才能荣获最佳辩手;而正方则因辩手们密切配合,准备充分,谈吐幽默成为本场决赛的获胜方。

    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后,辩论赛圆满结束。此次辩论赛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展现了华电学子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辩论赛不仅仅是辩手们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是大家汲取知识的海洋,看智慧与才思在这里交锋,激情与勇气在这里碰撞。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新闻中心采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