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学读书会公共行政读书分会举行特色读书活动
时间: 2014-12-08 来源:
12月5日下午4点,人文政教立学读书会公共行政读书分会在教三楼A213模拟法庭召开本学期总结大会,结合“法治中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联邦党人文集》作总结。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杨建成老师前来指导,杨老师也对大家的发言做了精彩点评。
在本次读书会上,王颖同学首先做了《联邦党人文集》“司法审查”政治理念的ppt展示,以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为切入点,分析了《联邦党人文集》中关于司法审查的政治理念,主要有5个:对立法机关不抱绝对信任的政治理念、司法权优越的政治理念、在多数决定原则下保护少数的政治理念、议会的意志并不能等同于民意(公意)的政治理念、“人民是权力的唯一合法源泉”的政治理念。
针对王颖同学的发言,杨老师对其找到切入点进而摘出资料形成一条主线的方法表示肯定,但同时指出,我们目前的阶段,应该扎实读书,对读的书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而不是单纯地作专题研究。接着杨老师讲到,美国目前的政治实际运行状况并没有完全按照当初政治制度设计的那样进行,教导我们要全面地看待分析问题,不要一味崇洋媚外。
接着刘畅同学为大家讲述了地方公共政策的连续性,结合读书会《联邦党人文集》中汉密尔顿提到的关于任期与政府工作连续性的问题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到的重大责任追究机制和责任倒查机制,主要是以公共选择理论中“经济人”假设的角度,分析我国地方公共政策的连续性问题以及与官员任期的关系问题。
接下来,王芳同学以共和思想为主题展开论述,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共和的涵义,并介绍了西方共和思想的传统以及联邦共和制的政治理论基础,《联邦党人文集》的共和思想的基础,最后介绍了大共和国的优越性。
谢向荣同学则选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二词中的自由与平等展开论述,在西方的政治理论中,自由与平等是一对永远存在张力的概念,自由与平等的内在价值存在分歧与冲突,对二者的争论在学界也一直不休,最后也向我们提出了自由与平等是否可以兼得的问题,我们将会进一步地思考。
最后张国峰同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题为“兴国之魂,强国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的展示,首先讲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接着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在最后号召我们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践行者。
至此,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
文/刘畅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