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京津翼地区空气严重污染应急联动机制研究讲座
时间: 2014-12-10 来源:
为进一步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学生关注周围环境。人文学院于12月9日组织同学们在科学会堂参加由彭宗超教授主讲的京津冀地区空气严重污染应急联动机制研究讲座。本次讲座彭教授重点阐述了京津翼雾霾污染面临的新挑战,并对京津翼污染应急措施进行比较,最后对京津翼空气重污染应急联动体系构建,从组织机制,预案机制,法制体系等方面提出建议。
首先,彭教授对京津翼地区的空气污染做了总体的分析。他以北京、天津、河北这三个地区的空气污染与治理为例进行深度讲解:这三个地区目前属于空气污染严重地区,其经济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严重影响了空气污染治理。要解决这一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要对这三个地区联动机制的利益进行协调。
接下来,彭教授播放了一首雾霾版的《北京北京》,在幽默诙谐的音乐声中引发同学们的诸多思考。在他看来,北京地区的空气污染实际上比过去情况好转许多,但应急措施在总体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又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应急响应行动相对滞后--预案启动滞后,响应级别不够,执行力度难以保障等。
接着,彭教授从应急预案的分级和分级标准、应急预案指挥长的级别、预警审批机关这三个方面入手,对京津翼地区雾霾污染应急预案进行了比较。台下同学认真听讲,对彭教授的观点表示赞同。
在讲座的最后,同学们以提问方式跟彭教授进行互动。在互动环节,大家从空气污染特别是对于北京的雾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很多问题,彭教授对这些问题耐心解答,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明白了防治雾霾的责任不仅仅在政府,更需要我们每一位公民参与其中,为美好的蓝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索朗坚参 邢植雅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