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借鉴的经验——记人文学院“青春榜样进课堂”宣讲活动

    12月12日10时,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举办的“感悟校训精髓,解码大学精神,点亮思想星空,寻访青春榜样”专题讲座之法学专业专场在教3A413准时开始。本次活动盛情邀请了大四法学1102班的黄陈辰同学和大二法学1301班的李雪远同学进行讲解,更好地帮助大一法学专业的新生更好地了解法学学习,适应大学生活。

     “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成功路上的经验技巧是可借鉴的。”黄陈辰如是说,以自身的经验为基础开始了趣味横生的介绍。首先,他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论证了学识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并将大学学识分为功利性学习和求知性学习。他指出,在大学里的综合测评、评奖学金、保研、找工作中,学习成绩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而学识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所以同学们要努力地从大一就开始认真学习。而针对大一如何学习,他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平时的学习要求懂,可以通过看书或者问老师把不懂的题解决掉;考试前的学习要形成框架,抓住要点。以大一现在学的法制史,宪法学,法理学和民法学举例,使同学们更直接透彻地理解。接着,就求知性学习,他认为培养兴趣是关键,广泛阅读、讨论社会案例、法律结合实践以及用法律思维看问题等都是不错的方法。最后,他又分别从学生干部、入党、生活三方面提醒同学们在大学的生活中要合理地安排时间,注重培养沟通、组织、策划等工作能力,学习为人处事的生活能力,始终铭记最初的目标,不负大好年华!

     “兴趣是喜欢一个专业最重要的因素。”这是李雪远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的。她把自己在华北电力大学一年的获得总结为3点:首先,对于学习,有时间课前一定要坚持预习,找出疑惑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听课;课上要带相对应的法条以便及时查阅;课后备考一定要将背诵和做习题相结合,会有很好的效果。接着,她提到书一定要多读,并提供给同学们校内的各种资源库。最后,针对大一学生即将到来的期末考,她告诉同学们许多应考方略:字要写好看,尽量把卷子写满;答题时少用绝对化词语;选择题多用排除法,提高准确率。考试学习都因人而异,因而她补充说了各个法学科目老师的出题特点与试卷安排,希望大家期末都能取得好成绩,在法学的路上越走越好!

    将青春的榜样引进课堂,用他们的奋斗激情点亮大家的思想星空,用他们的坚持坚定鼓舞大家一路向前。

文/崔潇轩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