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大学生在2014年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中斩获佳绩
时间: 2015-01-09 来源:
历时两个多月的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终于落下了帷幕,我校一队(队长马麟-中文1201,队员韩枫-电气1212、马铁-信息1401、杨涛-行管1301、丁长新-中文1401)二队(队长张若愚-电气1304,队员陶春阳-实践核1301、熊焰-中文1401、麻文东-能科1302、魏祺-水电1202)分别获得北京市二等奖、北京市三等奖的好成绩。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两支队伍的队员都付出了很多,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
此次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的主题是“关乎人文,化成天下”,由清华大学主办,多个高校联合举办,吸引了全北京200多所高校的同学参加。为深入推进我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增强学生学习人文知识、阅读人文经典的兴趣与自觉性,也为了更好的迎接比赛,2014年10月18日,由人文学院团总支承办的华北电力大学人文知识竞赛,在我校教三C区进行了人文知识竞赛初赛选拔,全校150余名同学参加了笔试选拔,最终确认10人代表我校出战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在备战的时间里,人文学院团总支书记马冬老师、中文教研室主任郑路老师,以及以往参加过比赛的同学们为参赛选手们提供了很多经验,为选手们顺利参加比赛奠定了基础;选手们针对文、史、哲、艺四项考察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做了较充足的准备。
2014年10月25日,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的初赛在清华大学的西阶教室如期举行。初赛是以笔试为主,选手们五个人为一组,可进行讨论、分工合作,考试内容涉及文、史、哲方面内容,同时还考察了选手们逻辑思考能力、作诗能力等,题目都具有挑战性。选手们在小小的考场里碰撞着智慧的火花。最终,华北电力大学一队以优异的成绩挺进了复赛。
2014年11月16日,华北电力大学一队再次前往清华大学,参加复赛的角逐。复赛是以笔试和现场表现两部分组成的,现场竞赛又分为“自我介绍与才艺展示”、“古诗评点”、“经典策问”及“人文演绎剧本解说”四个环节。“自我介绍与才艺展示”考验了选手们的人文涵养,丁长新同学以小提琴演奏《十五的月亮》博得好评;“古诗评点”展现了选手们的古诗能力,彰显了学生们深厚的文化底蕴;“经典策问”体现了选手的“巧舌如簧”,在紧张的气氛中与对手唇枪舌剑,实在精彩;“人文演绎剧本解说”展示了选手们对历史的新思考,充分运用背景、视频、音乐等手段,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剧情的冲突性展现的淋漓尽致,文辞典雅、思想深刻。我校一队的剧本《戊戌风云》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声。
华北电力大学二队克服初赛出师不利的影响,积极报名参加复活赛,并在复活赛中有优异的表现。2014年12月14日,在北京印刷学院主校区大礼堂举行第六届北京市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复活赛,比赛分为“艺说专业”和“人文演绎”两个环节。各校代表队激烈角逐,通过各种表现形式,在舞台上一展其专业风采与文化魅力,同时,在“人文演绎”环节也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历史转化成鲜明的人物和故事,一幕幕情景引人入胜。
人文知识竞赛属于北京市教委主办的市级七大学科竞赛之一,参与高校众多,影响持续广泛。自赛事启动以来,我校教务处、人文学院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马冬老师、郑路老师为选手们提供悉心指导,不仅为选手加油鼓劲,更提出殷切希望:鼓励华电学子借此契机,充分展示我校多年来人文素质培养的丰硕成果;同时,希望每位积极参赛的同学不仅收获知识,收获经历,更收获成长。
文/临睢国学斋 曾怡凡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