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人文编辑部成为全国大学生文学社团联盟理事单位

    为了在文学领域引领青年学生思想,服务青年学生成长,经中国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批准,决定成立全国大学生文学社团联盟,由全国学联秘书处与中国作家出版集团联合担任联盟指导单位。人文学院《大学人文》编辑部我校推荐成为“全国大学生文学社团联盟”理事候选单位。

    2014年11月22日,社团联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苏苏州常熟市沙家浜召开,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的文学社团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大学人文》编辑部的社长蒋环宇同学作为代表之一参加了这次会议。本次会议共选出66个联盟理事单位,37个常务理事单位,《大学人文》编辑部被推选为“全国大学生文学社团联盟”的联盟理事单位。这既是对《大学人文》曾经的工作的肯定,同时也为《大学人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

    《大学人文》编辑部的前身是创刊于1998年的法政系系刊《我们》,至今已有十六年的发展历史。为进一步适应学校和我院发展的需要,并与院训“循法尚德,创新人文”相契合,于2005年改名为《大学人文》。

    2005年6月,在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第一期《大学人文》带着崭新的油墨香问世。《大学人文》一直以“传播人文知识,营造人文氛围,凝练人文精神,塑造人文品格” 为宗旨,秉承着“办一本具有强烈人文气息和社会责任感的,渗透着平实自然与高度思想性、批判性、文学性的高品质期刊”的办刊方向。至今《大学人文》已为全校师生献上了二十四期高品质的杂志。

    在2011年《大学人文》编辑部为适应信息化的潮流,将原来一直采用的纸质版期刊改为电子期刊,在人文学院官网的学工天地板块公开供读者下载阅读。《大学人文》本为半年刊,每年6月、12月出刊,2014年变更为月刊,每月均会确定一个主题面向全校师生进行征稿。

    除了每学期出一期高品质杂志外,我们还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文学学术类活动。2006年11月,《大学人文》成功举办了首届“大学人文杯”征文比赛,此后每学期举办一届“大学人文杯”征文比赛成为传统。同时,在2008年为迎接华电50周年校庆,《大学人文》编辑部首次举办了“校庆杯”征文比赛。在2009年6月编辑部主办了以“五四运动与大学人文”为主题的首届文化沙龙活动和“汶川地震——国殇周年祭”活动。

    2013年4月17日,我们邀请国学研究中心的蔡利民老师了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以“在唤回天命的路上——关于中国人的信仰重建”为主题的讲座。在2014年4月15日,以社团文化月为契机,我们邀请赵旭光老师作了“法治中国”的专题讲座。11月,《大学人文》编辑部“慎独、修身”系列专题演讲活动。12月8日,应华北电力大学国学研究中心邀请,由中文1201班、国学斋和《大学人文》编辑部联合主办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人文研究所教授兼所长林安梧教授发表了题为《从新儒学到后新儒学》的讲座。

    这些活动不仅扩大了我们在全校范围内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为华电热爱文学的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展现自身才华,凝练人文精神,塑造人文品格的平台,今后我们将秉承“传播人文知识,营造人文氛围,凝练人文精神,塑造人文品格”这一宗旨,继续坚持做好课外活动,为营造华电人文氛围贡自己的独特力量。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