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在弦上,蓄势而发——人文学院2011级举行第1次就业政策宣讲会
时间: 2014-09-04 来源:
2014年9月1日上午10点,人文学院2011级第1次就业政策宣讲会在教三A305顺利举行,人文学院团总支书记、2011级辅导员马冬老师作为主讲人进行了详细宣讲,2011级在校学生悉数到场。
本次会议旨在帮助已经步入大四的人文学院2011级学生了解相关就业政策、明晰未来就业方向、拓展广阔就业平台、夯实扎实就业基础,为2011级就业工作的后续开展做好准备。
首先,马冬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人文学院2010级毕业生去向情况,并为大家详细分析了相关的就业数据。接着,马老师向在座学生详细说明了就业协议书、就业推荐表、派遣证与报到证等三类文件的重要性和特点,并叮嘱每位同学注意相关文件的严肃性和真实性。
一般而言,就业大方向分为读研、工作和出国。在读研方面,马冬老师既向大家说明考研的重要意义,又提醒大家务必注意考研复习阶段的技巧,同时也建议大家在此过程中务必排除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出国方面,无论是出境赴港澳台等地,还是去其他国家攻读研究生,老师都着重强调了语言、自学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三方面的因素,希望有意向的同学能够做好充足准备。
其次,马冬老师针对学生就业后的户籍、人事档案、组织档案等重点细节问题,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解读和宣讲,务求覆盖每一种就业情形,每一种就业类别,希望尽早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掌握和了解基本的就业服务程序和办事步骤。
会议上,马冬老师重点进行了人文学院相关就业服务工作的说明。首先,老师推荐了学院品牌就业服务工作——“就业坊”项目,要求同学们自觉主动找老师完成简历诊断、面试技巧、信息搜集等方面的培训,为成功步入职场打响第一枪。然后,针对同学们即将面临的就业实习,马冬老师则告诫大家实习是就业的演练场,每一位同学都必须端正态度、明确就业方向、在实习中得到锻炼和提升。连续经历了两年的“最难就业年”,马冬老师鼓励大家面对就业无须胆怯,要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并向大家介绍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村官选拔、公务员考试、参军、对外汉语教育志愿者、创业等适合人文学院学生的其他就业途径。最后,在老师强调了安全问题后,本次宣讲会圆满结束。
本次就业政策宣讲会举行于新学期伊始,可谓时机恰当。通过此次会议,一方面让2011级的同学们了解了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式的最新动向,另一方面也让大家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犹如即将离弦之箭,必须做好一切准备蓄势而发。祝愿人文学院2011级学生都能取得似锦前程!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