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校辩论赛初赛:思维碰撞,战火再燃
时间: 2014-03-24 来源:
--记第十六届校辩论赛初赛可再生VS人文
2014年3月23日星期日晚8:30,第十六届校辩论赛初赛最后一场在主C416隆重拉开帷幕。正方是人文学院辩论队,其辩题是“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发掘事实”。反方是可再生辩论队,其辩题是“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倡导价值”。本次比赛特邀中央财经大学校辩论队队长杨霄,北京科技大学校辩论队队长孙逢时,北京外国语大学校辩论队队长任涤生担任评委。嘉宾包括华北电力大学校辩论队队长赵成爽,副队长戴非凡,李云飞,麻艺炜。校学生会郜敏担任了本场辩论赛的主席。
继正方慷慨激昂、反方充满理性色彩的自我介绍后,比赛进入开篇立论环节。正方辩手从以下三方面切入:一、发掘事实和倡导价值都是媒体价值中必不可少的,但大众对媒体发掘事实的依赖性或者说媒体发掘事实的不可替代性更大;二、人的价值观具有稳定性,而且与遗传因素,周围环境(家庭、学校)等因素有关,而媒体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不会对价值观产生较大影响;三、媒体不能为了倡导价值而掩盖部分真相。他们用直白通俗的语言陈述了己方观点。
反方则认为:一、发掘事实是媒体的基本义务,是媒体知名度、活跃度的体现,媒体的传播旨在影响更多的人;二、发掘事实需要一个“度”,而这个“度”难以把握;三、负面新闻容易使人产生负面情绪,会有难以消除的负面影响,这就更需要媒体积极倡导价值,引领社会进步。他们层层剖析,论证己方观点。
在随后的攻辩环节中,双方更是针锋相对,步步紧逼,现场气氛迅速升温,达到白热化阶段。
随着大赛继续进行,精彩的自由辩环节开始。正方以东莞事件、“表哥”受贿等为例,指出媒体的价值更体现在它是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即发掘事实。辩手们精辟的措辞,犀利的言辞,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气势。反方辩手也毫不示弱,他们通过对“人肉搜索”对人造成的危害、三鹿奶粉引发恐慌等事件的剖析,指出过度发掘会影响社会和谐。接着,比赛进入总结陈词环节,正反双方辩手清晰的思路和巧妙的陈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赛结束后,杨霄对本场辩论做了点评。他肯定了辩手的风采,辩手们立论明确,条理清晰;同时,他也指出辩手们有所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争取进步。最终,正方人文院队取得了本场比赛的胜利,反方可再生院队的四辩荣获“最佳辩手”的称号。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可再生能源学院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可再生能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