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经验,助力梦想 ——记第五届“挑战杯”创业大赛培训交流会
时间: 2013-11-10 来源:
又是一年秋冬时。大学生们熟知的“挑战杯”创业大赛又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业“奥林匹克盛会”的“挑战杯”系列竞赛是大学生发挥才能、展现风采的绝佳舞台。所以,我校学子也不甘落后,踊跃报名参加此次竞赛。为了给参赛选手们指引方向,理清思路,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及校团委科创部联合举办了此次培训交流会,以期选手们在未来的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11月8日的晚上7点,教一14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第五届“挑战杯”创业大赛培训交流会在热闹的气氛中正式开始。此次交流会邀请了许多重量级的嘉宾: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白俊维,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2010级本科生张良、2013级研究生何寿荣,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郑书誉,可再生能源学院2010级本科生黄娟等。
主持人进行简短的开场后,各位久经赛场、经验丰富的嘉宾便开始了现场指导。
第一位进行指导的嘉宾白俊维曾荣获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全国二等奖”,大学生创新性试验项目北京市级、国家级优秀奖等。她的讲解分为时间规划、团队选择、特色支持及遇到困难时的解决方法四个板块,结合客观背景与自身经历,极具针对性地指出了比赛中应注意的细节。第二位发言的嘉宾张良亦是战果累累:2013年5月“电力科技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7月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北京市一等奖等。他指出,由于比赛时间紧凑,花费半年时间准备比赛即可,这样能更好地解决比赛与期末考试冲突的问题。同时,他着重介绍了队长应该具备的能力:识人用人与团队管理。紧接着上场的嘉宾郑书誉将自己在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获全国铜奖的ppt作品带到现场,让选手们直观地了解获奖作品的要求与特色,指出优秀的作品是合理的安排与创新的设计并兼。最后发言的黄娟和何寿荣亦是条分缕析、各有侧重地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为现场指导环节画上完美句号。从各位嘉宾充满激情的演讲中,选手们为嘉宾们的热情无私深深感动。嘉宾们条理清晰的讲解、具体详细的分析,让在场的选手们获益良多,现场时不时响起阵阵如雷掌声。
提问解答环节开始,选手们争先恐后地开始提问:“最抓住创业大赛评委眼球的是哪一方面?”“一个产品的推出是否一定需要专利的支持?”等等。嘉宾们热心解答了每个问题,为选手们答疑解惑。选手们非常踊跃,现场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由于时间有限,此次培训交流会在众人的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然而会后,选手们久久不愿离去,纷纷与嘉宾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与探讨,而嘉宾们也是毫无去意,耐心地为他们答疑解惑,传授经验。热闹的教室里是一幅幅沉淀经验、助力梦想的温暖画面。此次“挑战杯”经验交流会办得如此成功,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这次培训,选手们对“挑战杯”大赛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充足的信心;相信通过嘉宾们的经验沉淀与梦想助力,选手们的竞赛之路将更加通畅,成功之梦将更加现实!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