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找到第一个工作——人文学院举行法学专业工作坊

    为进一步加强就业过程精细化管理,实行针对性个性化分类指导,对结合不同群体,为学生量身打造辅导方案。人文学院在10级中按年级特点开展覆盖全体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同时结合深度辅导,培养学生主动就业意识和掌握求职方法技巧,能自主进行就业决策和行动,通过专项服务与个性化指导为学生就业助力起航。

    第一轮针对法学专业专项辅导于4月2日开始,4月7日在人文学院法学专业10级两个班级毕业后准备找工作的同学,开展了“怎样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工作坊。马海红老师对即将面向社会,准备开始自己人生当中第一份工作的同学进行了指导。

    讲座开始,马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互动。她问到,大家对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有何想法,同学们积极发言,得出了不同的答案,有对工资的要求,有的则是希望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有的希望能体现自己的价值,还有的同学则是考虑到了现实的需求,先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等自己有了资本之后再考虑喜好问题。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反映出了每一个同学对自己今后的生活进行了不同的规划。

    马老师基于现阶段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的基本要求,对现场的同学提出了一下几点要求。第一,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马老师指出这一代的大学生缺乏最基本的礼仪,更多时候关注的是学习而忽略了学习之外的其他事物,课本当中未能教给学生要在生活、工作中要注意的人与人之间的礼仪交往,学生自身也因生活、学习等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一些要求,这将会成为学生在工作及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制约因素。基于此,马老师对大家提出了要努力改正自身不足,懂得以礼待人。第二,针对以往师兄师姐找工作的经历,以他们的经验告诫大家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时刻坚定这个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最终能实现这个目标,不轻言放弃。第三,马老师指出有许多同学没有守时观念,养成这一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如不改正这一陋习,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很难有所作为。守时是对人最起码的尊重,应该从现在做起,努力做到对他人的时间予以尊重,对自己负责。第四,对于法学同学来说,通过司法考试是进入社会的一道最起码的门槛,通过司法考试是对自己四年学习生涯的一个总结,也是自己学习成果的一个展现,是对法学学生最起码的要求。马老师再三强调大家要努力争取在大学期间通过司法考试,并考取如计算机二级、英语六级等证书,为自己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最后马老师通过北京市近几年村官招考信息和情况,鼓励同学们要到基层去发展,在基层积累经验,在基层寻求更好的发展。此次讲座在马老师循循善导中结束了。相信通过马老师的指导,大家对自己今后如何找工作有了一个更明确的目标和更为可行的规划。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