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学生军训创新回眸

    华北电力大学在教育部、市教委、市军训办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一系列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全面提高学生军训质量的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2015年学生军训工作要点,以规范化建设为主线,以提高军训质量,确保军训安全为重点,科学统筹,按纲施训,按纲施教,严格训练程序,严格落实训练内容。在军训中,大胆改革,积极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军训质量,调动了广大学子的训练积极性,圆满完成了2015级新生军训任务,以优异成绩向建国66周年献礼,现将2015年度学生军训工作亮点呈现如下:

军训工作创新概况

    创新发展是提高学生军训质量的根本所在,要提高学生军训质量就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在2015年学生军训工作中,辅导员队伍带头创新编为领头方队,军训团也在贯彻落实训练大纲的前提下改变队列训练模式,增加队列式变换,提高学生参训积极性,其次,为展示团队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军训团在表演方队的序列中又增加了一个展示方队,反响强烈,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优秀形象,为学生军训注入新的活力。迎新晚会上辅导员们表演的节目深受欢迎。

军训创新工作亮点 队列方队,方法新颖,激发热情

    在2015年的军训中,经济与管理学院的510名新生组成了第六连队,全体六连官兵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军事训练,其中,由282名六连女兵组成的新型展示方队,积极开拓思路,创新形式,效果明显,受到一致好评。

    在接到队列展示任务之初,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导员赵军伟、指导员丁宁、教官赵大博,围绕军训团提出的创新核心内容,探索新的训练及展示模式。以往的队列展示主要包括稍息、立正、转法等内容,要求动作标准,整齐划一,主要依靠教官讲解动作要领、纠正动作错误、反复练习来达到训练要求,内容较为单一、乏味,学生容易出现厌倦情绪,后劲不足等。在不违背部队训练要求及原则的前提下,六连全体官兵积极开拓思路,摸索出了两个改革训练方式的方向,一是将静态的改为动态的、行进中的队列展示;二是增加变换队形内容。

    首先,动态的队列展示让训练“活”起来,为严肃、紧张的训练增添了生趣,极大的提升了训练热情,鼓舞了部队士气。在展示效果上,既能看到六连团结、严肃的训练态度,又能体现出15级新生的睿智和朝气。其次,队形变换上选用了“华电”、“NCEPU”以及“八一”三个图形。分别对应“成就有声,岁月无言”、“前行有声,岁月无言”、“训练有声,岁月无言”三个主题。以此为契机,六连进行了对华电精神、华电历史的深入学习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新颖的思政教育,也促进了新生更为深入地理解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和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军人精髓。在训练过程中,学生们主动提出要在队列展示过程中加入“我爱你华电”的手语表演,来表达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新生对母校的热爱,由于发自学生内心真情实感,效果直击人心,场面感人。

    经济与管理学院高度重视此次队列展示,结合军训团的指导意见,总结凝练出本次军训中各种好的方式、方法以及长远意义,进一步明确了队列展示的立意,扩大了影响,获得以下启示:一、军训形式的改革能够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二、军训形式的改革能够大力提高新生的集体荣誉感;三、军训形式的改革能够激发新生训练热情,提高军训效果。

(二)团队精神方队,表演精彩,震撼心灵

    2015军训团结训汇演创新的增加了团队精神表演方队。在军训中,如何体现集体主义观念?如何体现团队精神?为此,军训团组建了团队精神展示方队。方队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五个学院组成。 300名同学用双手摆出和平鸽的造型,通过队形变换和团队配合,展现了华电精神、抗战精神与爱国精神。

    伴随着《国家》音乐声音的响起,300名同学真情的高呼着“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同时用双手摆出“国”和“家”字的造型,深切表达了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接下来,伴随着全场大合唱,同学们团队协作默契,整齐划一,通过队形与手势的交叉变换向大家表演了精彩的图案造型和人浪,借喻祖国的大好河山。

    200名同学组成数字57,带着大家一起回顾华电建校57周年来的风风雨雨。

    100名同学组成数字23,向警校共建23周年致敬。

    200名同学组成数字70,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200名同学组成数字66,向祖国母亲66岁生日献礼!

     最后全体同学再次摆出“国”和“家”字的造型,真情的呼唤着“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真情流露,令全场动容!

    一玉口中国,一瓦撑起家,有国才有家,我爱我国家!祖国给与了我们一切,祖国给了我们千万个幸福的家。让我们心中永远怀着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此次团队精神表演方队是军训汇演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参演人数多达500人,同时还有较高的节目质量要求,这给训练新生的教官与辅导员们提了一个难题。

    为了圆满完成这个压轴节目,军训团创新工作方法,使用了部分学生训练与整体团队同时训练相结合的办法,成功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完成了团队精神表演方队的训练。表演结束后,全场掌声雷动,令人叹为观止。此项团队精神展示由靖士寅设计、排练,由全体官兵共同完成。

辅导员方队,示范引领,鼓舞士气

    军训团辅导员,一支忙碌在学生军训第一线默默付出的队伍,首次以队列方阵的形式在新生军训结训典礼上亮相,这代表着 “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也是将军给士兵带队身先士卒的气魄,更是辅导员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形象的真实体现。

    此次辅导员方阵在军训结业典礼中的出现,是我校学生军训历史上的第一次,是结业典礼的一大创新。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9.3阅兵式上,各阅兵式方阵首次由将军担任领队。辅导员方阵在结业典礼上的出现正是来源于此。全体军训团的辅导员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在各连排最前面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规范的动作给全部学生树立了良好榜样,将辅导员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当军训过程中,学生们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时,辅导员们集思广益,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枯燥的训练中拥有积极地心态和高昂的斗志,辅导员们集结起来在主席台前感同身受地进行了一次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们对辅导员的方阵表演表现出了极强的兴趣和广泛的认可,现场掌声一片,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们的训练积极性。随后,在军训团团长和副团长的鼓励下,真正决定把辅导员方阵放进了军训结业典礼。

    辅导员方阵由各学院辅导员和学生处老师们组成,任华老师担任指导,纪宇老师担任训练教官,历时不到一周的时间,按照比学生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最终成功完成了辅导员方阵的训练和表演任务。

    辅导员方阵的策划方案确定在结训典礼前一周。这一周同时也是辅导员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既要组织学生进行军事理论课学习、入学体检、肺结核的PPD检测,还要在每次集合时清点人数、走访寝室、处理突发事件。部分辅导员还身兼多职,老辅导员如卜叶蕾老师,一方面需要在军训训练场上工作,一方面还要回到办公室兼顾其他年级转专业、综合测评相关工作,崔灿老师还需要回家照顾婴儿,所以集中训练只能以牺牲老师们的休息时间为代价。

    经过一番思考和探索,辅导员们确定了具体的队列动作和口号,并结合“一步一动”的训练方式,将起步敬礼与口号的衔接分成了三个动作,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抠细节、定方位,极大地提高了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四)文艺演出,贴近学生,别具一格

    “做与学生最亲近的人!”从踏上辅导员岗位的第一天起,这条标准就一直印刻在每一位辅导员老师的心中。军训是大学生活的第一堂课,也是辅导员们陪着15级新同学度过的第一段生活,这段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如何在严格要求每一个人的同时,又走进他们的内心,成为他们愿意信赖的大朋友,辅导员们都在为此思考、尝试。恰逢一年一度迎新晚会,辅导员借此为契机,决心做一个有诚意的、受同学们喜欢的节目。

    首先是节目的确定,每一种节目形式辅导员们都进行了考量,歌曲、话剧、音乐剧、舞蹈,如何才能吸引同学们眼球,又能融合各个学院特色呢?经过了反复的甄选,最终确定了表演是以走秀+舞蹈的全新艺术表现形式。

    在走秀环节,背景音乐是同学们儿时熟悉的游戏《魂斗罗》的配乐,勾起大家童年的回忆。舞蹈则选用了《五环之歌》作为配曲,一是因为歌曲时下很受年轻人欢迎,其次也与华北电力大学地理位置有一丝暗合,易于抓住同学们的心。

    方案制定好之后,排练则必不可少。军训本身就是一项全天候的工作,每天早上5点起床,开始一天马不停蹄连轴转的生活,“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是对辅导员们最恰当的描述。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辅导员们仍然带着给同学们带给了同学们欢乐,为学生军训起到鼓动、加油的作用。

    晚会当天,傍晚瓢泼的大雨没有影响同学们的热情,走上台的那一刻,听到台下同学们的欢呼声与笑声,忽然觉得所有的辛苦与付出都是值得的。辅导员们演得格外卖力,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节拍都用尽全身的力气去完成,甚至在结束后还希望在台上驻足片刻,看一眼台下自己的学生脸上的笑容,那是最美丽的模样。

    此次迎新晚会上辅导员们的特色节目在节目形式、内容题材上大胆创新,成功地收获了大量好评。完美地展现了辅导员们风采的同时,同学们与辅导员们的心也近了。此节目由潘振东老师编导,全体指导员共同完成。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