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启动第四期“一院一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和原创文化精品项目建设的通知
时间: 2023-12-29 来源:
各学院、沙河院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快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格局,推动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大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育人水平,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学校决定开展第四期“一院一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和原创文化精品项目建设。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聚焦“抓学风、促就业、强队伍、树品牌、保安全”重点工作,按照“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建设、优质化产出”的总体思路,分批次重点建设特色鲜明、育人成效显著,具有示范性和引领性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品牌项目,推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项目类别
建设项目分为“一院一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原创文化精品项目2类。“一院一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为学院紧紧围绕学生思政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凝练方向、突出特色,建设形成重点突出、富有特色、成效鲜明的学生思政工作品牌项目。原创文化精品项目为师生自主创作生产的、育人导向鲜明、创新性高、可推广性强的校园文化作品,包括舞台剧、音乐、舞蹈、影视、文学等多种形式。
三、“一院一品”学生思政工作精品项目
(一)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应选择以下类型中的一项:
1.理论武装精品项目。以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为目标引领,运用各种载体分群体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宣传工作,推动领导干部、“两院”院士等专家学者、各方面英雄模范人物进校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培训,打造示范课堂,教育引导学生深入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文化育人精品项目。以强化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为目标引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史校训等育人作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校园文化特色资源库,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和育人实效。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经典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大力创建文明校园,校风学风良好,在学校的文化传承创新、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心理育人精品项目。以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为目标引领,在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等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形成体系化实施机制。制作心理科普微课,开展专题心理讲座,宣传教育活动特色鲜明、效果显著,危机预防干预工作机制健全有力,办公场地和设备条件过硬,评价考核体系合理。
4.实践育人精品项目。立足知信行有机统一,推动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联动、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构建实践育人新范式。强化育人目标引领,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深刻体验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方面的重大战略需求、战略部署,精准锚定人生发展方向。深化定向结对互动,加强与部队、政府、企业、社区、乡村等校外有关单位结对子,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强化社会实践联动。结合专业特色服务,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推动不同类型的学生结合专业所学,提供特色服务,解决社会所需。强化成果绩效管理,完善社会实践成果考核、评价、认定体系建设。注重典型宣传推广,挖掘社会实践先进典型,提炼有特色的实践育人机制、思路、模式,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的实践路径。
5.网络育人精品项目。注重推动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同向同行的高校网络育人格局,有效建立师生黏合度高、覆盖面广、社会影响较大的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和推动校内外新媒体平台共建。各类网络文化教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创新性、实效性,能够有效提升师生网络文明素养,育人导向鲜明、品牌效应显著、运行模式健全、传播效果良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数字化、智能化,实现大数据技术赋能“精准思政”。
6.其他类育人精品项目。除上述类别之外,立足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际,结合学院、专业、学生特点,围绕学风建设、职业规划、组织育人、资助育人等领域,打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品牌。
(二)建设要求
各学院均可参加申报,每个学院限报1项。建设要求如下:
1.聚焦重点工作。聚焦大学生思政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找准工作切入点,科学谋划、精准发力,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方向、创新发展、力求突破,项目建设应避免面面俱到、千篇一律。
2.彰显品牌特色。紧密围绕学校党代会、“双一流”建设、“十四五”规划工作部署,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和发展目标开展创建。项目应具有主题明确、言简意赅的品牌名称,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品牌理念,相关活动的内容、概念、风格等特色鲜明、深入人心,具有较强感染力和传播力。
3.突出育人实效。强化思想引领、坚持育人导向,通过项目建设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得到锻炼、获得成长,切实提升学生思政工作质量及育人实效。育人成效要具体化、可量化,体现在师生满意度、参与度、受教育效果,重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家长、媒体、同行评价情况,项目所获荣誉以及工作成果等方面。
4.具有推广价值。在实施过程中能够结合时代精神,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加强对典型案例、育人模式、方法载体、育人经验等的梳理提炼,形成具有可示范、可引领、可辐射、可推广、可持续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
四、原创文化精品项目
(一)建设内容
申报项目应为师生自主创作生产的、创新性高、可推广性强的校园文化作品,包括舞台剧、音乐、舞蹈、影视、文学等多种形式。作品应已具备一定的创作基础和育人成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凝练特色、完善内容、丰富形式、深化内涵、扩大宣传,通过对作品的深度开发与制作,形成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及华电特色的传播度广、认可度高、影响力大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建设要求
项目应以工作团队形式申报。团队负责人须是在职在岗辅导员、党委学生工作部、团委相关学工系统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艺术素养和较强的工作能力,能独立开展或组织开展作品创作、推广相关工作。项目团队主要成员一般不超过6人,每人限参与1项。作品应符合以下要求:
1.原创性。作品应为师生自主创作生产的、具有一定工作基础的校园文化作品。
2.思想性。作品应聚焦时代主题,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
3.导向性。作品应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导向,切实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和师生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实效。
4.艺术性。作品应主题鲜明,创意独特,手法多样,情感真挚,符合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审美需求,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欣赏价值,艺术地呈现、传达、叙述、演绎作品所承载的思想内涵、价值理念、精神力量、文化意蕴和美学品位,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5.创新性。坚持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理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
6.推广性。作品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较高的推广价值,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形成较好品牌形象和成熟的文化育人模式,能够引领社会风尚,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五、建设步骤
1.项目申报。请申报学院或团队按照类别填写《华北电力大学“一院一品”学生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申报书》(附件1)或《华北电力大学原创文化精品项目申报书》(附件2),并提交相关支撑材料。申报材料纸质版及电子版于2024年1月15日中午12:00前报送至党委学工部。
2.评审立项。学校将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拟确定4-6个项目为第四期“一院一品”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3-5个项目为原创文化精品项目。
3.项目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做好活动图片、视频资料与宣传报道等相关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党委学生工作部适时对各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与展示。
4.中期检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将择期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结果将作为项目验收检查的评审依据。
5.验收检查。项目验收时间为2024年12月,将聘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项目进行验收检查,评审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及评审结果,对各项目给予1-2万元的经费支持,评审结果不合格的,将不予经费支持。
6.持续发展。项目验收合格后,可在下一期建设中继续申报,进一步强化项目建设、挖掘特色亮点、深化育人实效、持续打造精品。此外,鼓励各项目积极申报教育部思政司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培育有关建设项目,对于在建设周期内取得突出成绩的项目(如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高校原创文化精品等省部级及以上奖励),额外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附件1:华北电力大学“一院一品”学生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申报书
附件2:华北电力大学原创文化精品项目申报书
联系人:赵莹彤 联系方式:61773417
电子邮箱:20502413@ncepu.edu.cn
党委学工部 学生处
2023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