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2014年北京高校学生党员先锋工程实施计划》要求及《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学生党员先锋工程施计划》相关安排,切实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先锋模范作用,特制订《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学生党员“服务先锋”行动计划活动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学生党员服务先锋工程蓬勃向上发展,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有效积累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鲜经验,建立健全学生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工作机制。在实践锻炼和志愿服务中坚定党员理想信念,提升学生党员综合素质。通过明确责任,树立党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平台,开展特色服务活动,全方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形成学生党员在党组织内部的引领带动和党组织外的辐射示范作用。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党员责任分区,树立党员服务意识
各院系要认真落实党员责任区,在学生学习生活空间为每个学生党组织和学生党员划分责任区,组织学生党员在自己的责任区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宿舍管理员等做好相关工作,明确工作责任,做到全覆盖、不留死角。学生党员要切实对责任区内工作负起责任,责任落实情况将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员个人评优的重要参考。
1.学生党员可针对责任区内学业、家庭经济、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开展帮扶工作,研究生党员可在责任区内加强科研、学术交流,提升校园文化建设。要及时了解和掌握责任区内学生情况,对责任区内出现的问题及隐患要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或宿舍管理员反映,并协助做好相关处理工作。学生党员责任区的划分也可以开展“高年级学生党员驻班”活动(高年级学生党员进驻低年级班级,将低年级班级作为其责任区,促进和低年级学生的交流,发挥传帮带的良好作用)、大力推行“无职党员上岗制度” (在班级建设和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设置岗位,由支部内无职党员上岗义务承担一些工作。让党员在服务同学、服务群众中发挥作用,实现党员教育有抓手、工作有平台)。也可建设网络媒体责任区。充分利用已有的网络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人人主页、微信订阅号、公共邮箱等),开展党建工作,安排学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宣传、分享相关学习资料,及时更新信息,并做好舆情关注,将党员责任由传统现实空间,拓展到网络虚拟空间。
2.学生党组织责任区的划分与认领可以与开展“特色活动党支部”、红色“1+1”、班级建设等有机结合,也可以围绕“服务先锋”的工作目标,自主确定落实。
(二)结合学业辅导工作,开展党员“助学零距离”
开展“助学零距离”活动,组织学生党员对学业困难学生进行帮扶,推广结对帮扶、建立党员答疑室等做法,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
1.各院系要吸纳部分学习成绩优异的党员,尤其是成功保研或者考研的学生党员担任学业辅导员,承担学业辅导的相关工作。探索建立党员学业辅导小组,针对支部责任区内学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的零距离帮扶。
2.试点建立党员答疑室,有条件的院系可给予一定的场地和条件保障。探索丰富答疑室功能,将答疑室建设成为学业帮扶和研讨交流中心。答疑室由学生党员轮值,针对学生提出的学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结合学生反馈的各类问题及时向专业老师反映,帮助学生协调学业事宜。
3.利用网络媒体,拓展学业辅导工作领域。借助公共邮箱、公共主页、微信等媒介,推行学习资料共享。由学生党员负责搜集、整理各专业各学科的学习资料(如:参考讲义、优秀党员课堂笔记、典型习题等),定期上传到党员的网络责任区,形成网络学习资源库,大力发挥网络学习平台优势。
各院系和学生党支部要密切联系本院系及本支部实际,充分调动可利用资源,创新助学活动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具有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的“助学零距离”活动,将助学活动与学校学风建设有机结合。
(三)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推进服务工作常态化
广泛开展学生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建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团队,搭建学生党员参与志愿服务的平台,推动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
1.搭建党员志愿服务平台,统筹校内外资源,充分借助假期社会实践、日常志愿服务等活动载体,依靠蓝之焰志愿者协会、绿色电力协会等社团组织,组织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学生党员“专业知识优势”和社会工作经验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多赢,让党员在服务社会中闪闪发光。
2.创造适宜学生党员的志愿服务岗位。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区域,利用社区青年汇、区校共建等平台,设立部分适宜党员学生服务的志愿岗位。各院系可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及党员情况设立党员特色服务岗,由学生党员轮值,学生党员在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及实践锻炼记录手册做好志愿服务的记录工作,作为民主评议、党员评优的参考。
3.紧密结合现有党建品牌活动,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机融合。将“服务先锋”计划、“红色1+1”和“绿色电力照亮长征路”及“特色活动示范党支部评比”等活动统筹安排,在支部原有活动基础上,整合志愿服务内容,扩大志愿服务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各支部要将开展服务的人次、时间、内容等做好相应记录,支部开展志愿服务的整体情况将纳入特色活动示范党支部评审考核指标。
4.设计志愿服务项目,推动学生党支部志愿服务立项工作。以院系各党支部为单位进行志愿服务立项活动。立项内容主要突出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工作,从校内、校外两大方面考虑,确定服务对象,制定服务计划,推动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院系初步筛选立项后,学校综合考虑各申报团队的立项意义、内容、可实施性等因素,最终确定立项团队,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各院系要做好工作的总结和经验的积累,将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进行固化,将活动中的亮点及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保证工作长期持续的有效开展,促进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
三、工作安排
(一)启动部署(2014年5月)
学校组织、制定、发布2014年华北电力大学学生党员“服务先锋”行动计划,进行工作部署,发动各党支部和学生党员认真落实服务工程的各项任务,确保覆盖全体党员。
(二)组织实施(2014年5月—11月)
根据既定计划,各相关单位认真落实活动方案和计划,分阶段就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和总结,及时发现和发展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认真对待、研究和解决存在的问题,确保学生党员“服务先锋”计划有效落实。2014年,每个学生党支部应至少参加“特色活动示范党支部”、红色“1+1”、围绕“先锋工程”目标开展特色活动三项活动中的一项;每个学生党员至少参加“党员责任区”、“党员驻班”、“无职党员上岗”、“助学零距离”、“党员志愿服务”五项活动中的1项。
学校将对参与此工程的各党支部、各学生党员进行评议,对活动开展扎实有效的先进支部和个人进行表彰。
(三)年度总结(2014年12月)
各相关单位认真核查、总结学生党员先锋工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将经历提炼成经验,及时将经验固化成制度,注意反思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合理制定下一步计划。并于12月上旬完成以下总结材料:2014年学生党员“服务先锋”计划实施情况总结,包括党员责任区执行情况、“助学零距离”活动情况、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等。
四、组织领导
1.各相关单位、各院系高度重视学生党员服务先锋工程的实施工作,以此为契机,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推动资源整合,确保工作落实,学校将对“服务先锋”计划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各院系要做好经费的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2.健全督导检查体系,改进督导的方式方法,加大督导力度。要采取基层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报告等形式,加强对此工程实施情况的督导检查。
3.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宣传作用,结合网络责任区的工作内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和公示工作,树立典型榜样,宣传新鲜经验和成果,透明公示各评议结果,积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党委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
二〇一四年五月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