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2013年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展示评审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北京市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市委农村工委、市委社会工委、首都文明办等职能部门领导出席评审会,高校主管部门负责人、学生党支部代表、媒体代表共200多人参加。经过激烈的现场答辩角逐,我校电气学院本科11级党支部和其他单位9个党支部从全市参加共建的800多个支部中脱颖而出,获得北京市高校“红色1+1”共建活动一等奖,取得了我校在该活动中的最好成绩,实现了学生党建工作的新突破。
今年度,电气学院本科11级党支部在与兰各庄村党支部共同开展开了以“深入共建,推进新农村建设;立足科研,助力新能源发展”为主题共建活动。在活动中,支部成员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发挥学术特长,在当地开发了“光热—光电—直流微网”三位一体的新型用电模式;并建立了电力文化站,搭建了党员实践新基地。支部成员多次前往兰各庄村,召开共建座谈会,开展电力知识宣讲,表演科普短剧,分发宣传手册,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此外,支部还开展了慰问老党员活动,以“每周之星”评选的形式鼓励表现突出的学生,利用人人博客等媒体开展宣传,增强共建影响力。活动得到昌平电视台等社会媒体的宣传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北京高校红色“1+1”活动从2006年启动以来,每年平均有400多个党支部参与。该工作与全市“村村有大学生”工作密切结合,由学校毕业的大学生“村官”牵线,大学生“村官”毕业学校的学生党支部与其所在的村镇党支部结对共建,形成一个大学生“村官”背后有一个学生党支部的支援模式,帮助大学生“村官”适应和开展农村基层工作。
今年,我校以开展“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为契机,充分发挥大学生学科专业优势和志愿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与“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弘扬践行北京精神和雷锋精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等工作相结合,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年度活动自5月份启动以来,得到了各院系党支部的积极响应,全校20余个支部申报了共建,期间开展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活动,广大学子走进基层,走进农村,服务地方发展建设,也拓展了新的学习课堂。
活动开展期间,党委组织部、学工部、研工部与各支部紧密联系,全过程跟进。针对支部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指导,为推进活动顺利开展做好保障。此外,学工部还通过“过程跟进会”、“活动互评会”、“赛前辅导”等多样方式推动各支部之间以及与兄弟院系支部间的交流学习,加强对党支部活动的指导,在广泛的交流中,有效拓宽了各支部工作思路。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院系也对活动提供了大力支持,为指导支部做好相关工作,电气学院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也亲自指导“模拟答辩”,为成绩的取得奠定了坚实基础。
附件下载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