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第11期“学工E站”辅导员培训活动
时间: 2019-05-28 来源:
2019年5月16日下午14:00,第11期“学工E站”辅导员培训活动在主A322会议室举办,全体辅导员、学工干部及部分班主任参加培训。本期培训的主题为“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应对”,由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心理学系副主任苑媛副教授主讲。
苑老师有着丰富的心理问题辅导经验,她曾出版过多部学术专著,包括《心理咨询实务案例集》、《解读童话心理学》等,也曾作为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光线传媒、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特邀嘉宾讲述其心理援助的经验。在本次活动中苑老师主要就“什么是心理危机”、“危机与机遇并存”、“心理危机的识别”、“心理危机干预原则”、“心理危机干预策略”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详细的阐述。苑老师还从她本人亲自参与处理的危机案例出发,向大家传授自己是如何化解学生心理危机、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心理健康的经验。
她指出心理危机是人们面对重要生活目标阻碍时产生的一种状态。当人们产生心理危机时,个体确信自己无能为力、混乱、震惊、害怕和悲伤。苑老师以中国青少年儿童自杀的相关统计数据为例,指出造成青少年产生轻生想法的最大原因是学业压力过重。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要做到对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密切关注,仅依靠入学时的心理普查是不够的,而且单纯的问卷调查也会因为学生的心理防御和掩饰倾向而缺乏可靠性。苑老师建议,依靠“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学生宿舍。比如,设立心理专员并进行定期的科普和培训,协助辅导员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宿舍内同学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苑老师还为大家总结了十条关于心理危机识别的方法和三条危机干预的原则,使辅导员老师、班主任们可以通过具体可操作的线索及时识别潜在危机,并以科学有效的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讲座之后,苑老师就辅导员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和疑惑一一作了解答。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受益匪浅,进一步了解了识别与应对心理危机的理论和方法,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之中。